商城上架智能化软硬件产品1900多件;助力伙伴企业开发训练出1094个场景应用模型;吸引700多家煤矿智能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由山西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云科技”)建设运营的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一年多来,不断汇聚行业生态,赋能智慧矿山,有力推进了全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煤炭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建设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是我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实际行动,有利于助推煤炭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变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践中,晋云科技如何立足自身定位,打造服务新样板、培育产业新生态、塑造发展新优势?
8月12日,记者来到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了解他们以AI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步入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展厅,一个“枝繁叶茂”的蓝色树状电子屏矗立中央,数据流在“枝丫”间如星河般奔涌流转。屏体下方,bwin必赢官网入口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生产场景一目了然;中层是由应用商店、算力中心、矿山AI大模型等软硬件构成的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架构;顶端则清晰标注着智能化产品开发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生态伙伴名称——这一微缩景观生动勾勒出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完整生态图谱。
“近年来,国家及山西层面接连出台政策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相关企业与机构踊跃参与。但由于缺乏对智能化建设架构、标准、数据的统一规范,且缺少用于智能化产品训练、认证、适配的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煤矿智能化建设出现系统不兼容、数据不互通、产品精度低、场景应用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设成效。”晋云科技总经济师刘曦说出了行业痛点。
为破解这一发展瓶颈,2023年5月,我省印发《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核心的全栈式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此政策指引下,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联合山西焦煤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潞安化工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成立山西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加速推动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该公司以“汇聚行业生态,赋能智慧矿山”为使命,以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降低建设成本为目标,一手培育生态、一手服务煤矿:依托头部算力提供商建设智算中心,提供充足AI算力资源;搭载华为盘古大模型,搭建AI算法训练平台;深度治理开发我省煤矿海量应用场景数据,吸引智能化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企业集聚平台、开展研发创新,引领矿山AI开发模式从作坊式向工厂式转变,不断丰富煤矿智能化产品矩阵。与此同时,搭建应用商城,集中上架经平台认证适配、具备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数据格式且质优价廉的智能化产品,供煤矿企业自主选择。
如今,平台已形成了一店(应用商店)、一厂(人工智能产品开发训练厂)、一中心(算力中心)、一社区(数据要素社区)、一体系(平台运营体系)五部分组成的成熟架构。
“我们是典型的平台型企业,核心职责就是为煤矿智能化建设赋能。”刘曦进一步说,晋云科技能为煤矿企业提供具备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数据的无壁垒、可迭代、高价值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切实降低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本;为生态企业提供必要开发条件,助力其快速精准生成智能化产品,并实现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同时,严格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持续打造供煤矿自主选择的智能化产品“超市”,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第一展区入口处,皮带运输机模型正模拟着井下作业场景:当一个纸团随着煤流卷入传送带,系统自动发出告警,皮带运输机同步快速减速停机并抓走异物。这一场景的背后是矿山AI大模型的支撑。
“这是我们部署的皮带异物识别算法,依托矿山AI大模型,可以实现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快的训练速度。”工程师王琨解释,矿山AI大模型是煤矿实现智能化的核心,其能力已覆盖煤矿生产全流程。
过去煤矿开发AI应用时,每个场景都需单独开发小模型,不仅成本高、周期长,稳定性也较差。而经过海量数据训练的矿山AI大模型,能显著降低开发门槛、加快交付速度,且识别精度更高,可实现不同算法类型、不同场景的赋能应用。
生态企业如何以低成本、高效率实现从小模型到大模型开发的转变?王琨说,用户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云服务资源包,在线完成人工智能应用开发:通过创建应用训练任务、导入数据样本集,再加载晋云科技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的高质量数据样本集,部署训练好的算法,再将训练完成的算法一键部署至目标环境。
为支撑全省AI大模型的开发迭代,晋云科技完成了全国首个全栈自主可控的煤炭行业智能算力中心建设,一期规模64P,完成了工业领域大模型拼盘(盘古、文心、元景、DeepSeek、千问等)服务从技术可行到工程可靠,再到商业闭环的验证,为生态伙伴进行各项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
在落地层面,晋云科技推出的矿山AI一体机解决方案,成为算法从云端到矿端的关键载体。作为煤炭工业互联网“云—边—端”架构的关键环节,矿山AI一体机具备快速部署、算法接收、模型推理、告警反馈、云边协同及边用边学等能力,整合多家生态企业的AI算法,覆盖煤炭开采全流程,助力煤矿实现AI技术赋能,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光有开发工具还不够,数据安全和快速落地也得保障。”王琨指向展区角落的人工智能云边安全互联设备介绍,该设备既拥有即插即用的专线直通车,能实现煤矿边缘侧和云端一秒连接,还有与头部供应商合作的专属网络,与平台管理系统深度绑定。数据出矿后,还有各类定制服务提供安全保护,为矿山AI技术的落地提供全流程保障。
数据,被誉为人工智能的“燃料”。缺少丰富的数据支撑,再先进的算法、再强大的算力,也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如何将我省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加工处理,形成高质量的数据集,为人工智能的训练、优化与迭代提供高质量“燃料”?
首先要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资源充分涌动。2024年2月,晋云科技与省属4户涉煤企业签署了数据授权运营协议,并依据协议与省属涉煤企业示范矿开展了数据对接工作,规划了煤矿井工、露天、洗选、通用4大数据领域的开发工作,覆盖井工矿“采掘机运通”、露天矿“穿爆剥采运”、洗选“浮重分”、通用“经管人场”17大类67中类393小类的主要场景数据集。目前,已完成井工煤矿7大类13中类66小类下967个数据集的开发,为算法训练提供了更精准的“样本库”。
提高数据集质量,高质量的标注至关重要。今年年初,晋云科技与大同市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合作,建立煤炭领域数据标注基地,在煤炭领域智能化发展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目前,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已开发支撑煤矿智能应用产品400余项。
近日,晋云科技启动“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需求征集”活动,诚邀生态企业积极参与。此次征集涵盖井工煤矿与掘进、洗选等多个方向的数据,旨在精准整合煤炭行业数据资源,为生态伙伴提供种类全、质量高且场景适配性强的数据要素,助力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丰富煤矿智能产品矩阵。
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按照“数据要素×和数据行业可信空间”建设的理念和要求,构建了“煤炭行业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社区”,该社区在数据治理领域形成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同时具备采集、传输、清洗标注、存储、安全、流动、追溯等全链条治理能力,并已搭建起成熟的运营服务体系。此外,依托云化工具链及治理后的煤炭行业知识库,平台目前已具备向端侧产品下沉服务及为全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为煤炭行业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数据动力。
“山西煤炭产业优势明显,场景丰富,人工智能的科技大潮势不可挡,‘人工智能+’煤炭产业双向赋能的先发优势已经具备。晋云科技将持续聚焦行业‘人工智能+’共性问题,构建行业共创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煤炭方向普及和应用,打造‘一朵云、千条路、十万应用、百万终端、无限数据要素供给’的全新产业集群生态。”晋云科技总经理王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