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改数转智惠!WAIC这场AI峰会把中国电信新战略讲明白了

  

云改数转智惠!WAIC这场AI峰会把中国电信新战略讲明白了(图1)

  7月27日,以“星辰智惠,共治共享”为主题的中国电信2025人工智能生态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技术爱好者们齐聚一堂,每个人都满怀着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憧憬与期待。

  置身这场论坛之中,一场场深刻的演讲和前沿的成果分享,让人应接不暇,受益匪浅。

  尤其是论坛上,中国电信与产业各方伙伴携手,共筑人工智能生态圈,宣布了一系列战略升级与能力发布,尤其是“云改数转”战略升级为“云改数转智惠”,增加了“智惠”,为何?

  在笔者看来,此举将深度激发人工智能产业的协同价值,将形成强大合力,加速AI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谱写人工智能发展新篇章!

  笔者在现场看到,中国电信董事长和总经理先后登台,系统解读了中国电信在AI领域的战略规划。

  “今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元年,中国电信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演讲中重点强调了中国电信企业战略升级的方向。

  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将以战略升级为契机,深入打造第一科技“息壤”,加快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向智能云发展的步伐,提升体系化AI服务能力,强化安全保障,加大开放合作,为经济社会提供智能云服务,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柯瑞文还从实践角度出发指出,中国电信已将人工智能融入“1+1+1+M+N”发展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该布局指的是1个智算云底座、1个数据底座、1个星辰大模型底座、M个内部大模型以及N个行业大模型应用。

  在大家关心的AI应用实践中,基于M个内部大模型布局,中国电信率先在内部发力,围绕云网运营、客户服务等21个重点领域打造了160多个AI应用,实现降本增效。

  在N个行业大模型方面,中国电信面向工业、应急、教育等行业研发了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20多个智能体应用,服务超2万家行业客户。

  同时,中国电信联合30多家央企打造AI+应用标杆,建立国资央企AI+行动示范基地,必赢官网首页并承办中央企业人工智能特训班,为行业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国电信总经理刘桂清在主题演讲中明确,中国电信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赋能为双轮驱动,已构建起覆盖云、AI、安全等多领域的核心能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电信战略已升级为“云改数转智惠”,并锚定五大定位:要成为智能算力的主要提供者,为产业发展夯实算力底座;要做通用大模型的先行者,在基础技术研发上抢占先机;要当行业大模型的共拓者,与伙伴携手挖掘垂直场景价值;要做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普惠者,让技术红利惠及更多群体;要成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守护者,为行业健康发展筑牢防线。

  笔者看来,这五大定位,把新增的“智惠”战略说明白了,既体现了中国电信的技术创新决心,也彰显了其产业规模落地担当,最终目标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本次论坛上,中国电信还进行了中国电信能力发布,从算网协同到智能体服务,从安全防护到行业智算,每一项发布都直击产业痛点,彰显了中国电信在AI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实力,而展区的实物展示,更让这些能力变得可触可感。

  AI时代行业需要怎样的网络?在论坛上,中国电信重磅发布了智传网(AI Flow)。这一创新网络集结人工智能、通信、网络三项关键技术,通过“端—边—云—网”高效串联,将计算任务智能分配至各节点,实现智能的传递与涌现。

  其信容律、同源律、集成律三大数学定律,为智能传输提供数理支撑,超语义语音学等技术更打破传统数据传输局限,实现“以计算换带宽”。

  笔者认为,智传网的发布,标志着网络从数据连接迈向智能交互,为AI时代算力协同、智能普惠提供全新网络范式,夯实了国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底层逻辑。

  在算网一体服务方面,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全国算力一张网”,构建起统一调度体系。业界以前都在强调算力,但是很多AI落地工作却卡在了网络性能上。中国电信这一服务,直击算力分散、成本高、效率低等行业痛点,通过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实现智能化编排运维工作量降低50%,算网融合调动成本降低65%,算力利用率提升40%。

  我在中国电信展区,看到不少国产化算力基础设施,让人眼前一亮,包括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息壤智算一体机、天翼AI云电脑、国产化服务器和高密存储服务器等创新产品。

  而就算力一张网,工作人员给我详细介绍了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展示的内容,还介绍相关成果“智云上海”。在“智云上海”演示区里,我看到38个边缘云节点,让640万用户享受到“家门口的算力”,直观展现了算网一体服务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

  星辰AaaS(智能体即服务)的发布,成为论坛另一大亮点。针对复杂场景智能协同难、智能开发工具与应用模板少、智能体交互与业务系统集成难度大等痛点,中国电信提出二级平台的应用矩阵加开发平台加交互与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已支持170多个智能体,大幅提升了智能体协同效率和构建效率。

  在展区“行业智能体”展台,这一服务的产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纺织智能体演示中,摄像头拍摄布匹后,小模型负责质检、大模型计算工艺参数,翼云控一键调节机器,长疵检出率超99%,生产效率提升20%,让纺织厂有了“AI双料专家”;智能座舱模型的“场景魔方”功能更懂生活,一句“切换露营模式”,汽车氛围灯、音乐、导航瞬间同步变化,秒变“移动智能空间”;终端智能体展区里,星小辰手机实时翻译外文来电、自动生成会议待办。

  “见微”大模型安全能力的发布,彰显了中国电信作为“人工智能安全发展守护者”的责任担当。该能力包括“见微”大模型安全扫描器和“见微开源大模型基础护栏”,从应用安全、模型安全、数据安全和环境安全四个维度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在“AI安全”展台,工作人员模拟黑客输入恶意指令,系统“唰”地亮起红灯,这套“火眼金睛”依托海量安全知识库,更懂中文语料,将风险降低到个位数。

  所谓独行快,众行远。中国电信在生态共建方面动作频频,多个产业联盟成立与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本次峰会举行,标志着中国电信AI生态版图进一步扩大,为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AI投资联盟的成立,成为推动AI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电信通过资本合作汇聚产业资源,强化技术与人才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计划通过联盟加速AI技术转化与场景落地。

  除成立联盟外,中国电信举行了“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发布仪式。该平台整合“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服务体系,针对工业场景需求提供定制化智能服务。

  此外,中国电信还举行国信政务云智算中心发布仪式。该中心依托中国电信“2+4+31+X”算力布局,构建“安全合规+专属算力+政务大模型”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已接入多个省级政务平台,支撑社保、医保等政务AI应用高效运转,为智慧政务装上“安全智能引擎”。

  现场,中国电信与中国煤科、联想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其中,中国电信与中国煤科的合作,将聚焦能源领域AI应用,通过智算平台优化能源生产、传输与消费环节;与联想的合作,则将在算力设备、终端智能体等领域深化协同,推动AI技术在更多终端场景落地。

  在笔者看来,这一系列签约,与中国电信“行业大模型共拓者”的定位深度契合,通过技术输出与资源互补,让AI能力渗透到千行百业。

  事实上,中国电信的开放合作早已形成规模效应。比如目前,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已达到1100家合作伙伴,魔乐社区模型数量超过9400个。

  论坛同期举行“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颁奖仪式,对一批在AI算法创新、行业应用设计中表现突出的高校团队进行了表彰。这一活动彰显了中国电信对AI人才培养的重视,为AI生态持续注入“年轻力量”。

  散场时,有人发出感叹:“以前觉得AI是实验室里的代码,现在才发现它早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恰是对这场论坛最好的注解。

  中国电信用一场重磅论坛告诉我们:真正的AI革命,从不在PPT的炫酷动画里,而在纺织厂流水线上跳动的效率曲线中,在独居老人按下求助键后迅速接通的应答里,在算力网络调度屏上流转的绿色数据流间。

  当“算网一体”的底座筑牢千行百业的升级之路,当“见微”系统为数字生活拉起安全防线,那些曾被认为遥不可及的技术,正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温度。必赢官网首页

  这场论坛最动人的,莫过于让我们看清AI发展的本质:它不是孤芳自赏的技术狂欢,而是与产业共生的生态图景;不是冰冷的代码堆砌,而是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中国电信以技术突破的“硬度”、产业赋能的“温度”、生态共建的“广度”,正在书写AI普惠化的中国方案。

  回去的路上,笔者仿佛看见无数AI赋能的未来场景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这或许就是科技最本真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