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風勁帆滿向海圖強

  從東海之濱的岱山破解綠色能源的“藍色密碼”,到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建成“綠電碼頭”,再到台州打通海洋垃圾高值化利用全鏈條,近年來,浙江科技之風勁吹,綠色風帆滿張,向海圖強,為綠水青山的發展底色增添了一抹亮麗的深藍。

  在舟山市岱山縣秀山島南部海域,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仿佛一把精致的小提琴,在海洋潮流的“撥動”下,演奏著一首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交織的動人樂曲。

  “潮流能電站利用漲潮和退潮形成的動能來發電,就像海底的風力發電機。”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總工程師林東介紹,目前電站使用的是LHD第四代1.6兆瓦“奮進號”機組,其渦輪葉片可隨潮流方向靈活調整角度。

  “這些葉片每轉動一圈,就能夠產生一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量。”林東告訴記者,此前,世界上潮流能機組最長發電並網時間均未超過4個月,而該電站已連續並網運行97個月,累計上網電量超780萬千瓦時,單機規模和連續運行時間均保持全球第一。

  圍繞潮流能發電技術,當地形成了從核心部件生產到整機組裝的完整產業鏈,並推動當地海洋科技服務、“能源+旅游”等產業加速發展,僅秀山島潮流能科普基地年接待游客已超10萬人次。

  向岱山本島西北側遠眺,數十座巨型風車悠然轉動,通過海底電纜為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等提供穩定可靠的綠色能源﹔在大長涂島,千萬塊光伏板為灘涂披上新衣,“板上發電、板下養魚”,沉睡的灘涂化身“藍色銀行”﹔遠景儲能電站的投運,使當地電網調峰能力提升30%﹔海水制氫,為港口機械、船舶動力的氫能替代打開想象空間……“風光潮儲氫”多能互補,讓岱山這座“綠電糧倉”煥發出勃勃生機。

  沿海岸線南下,來到繁忙的寧波舟山港。在這裡,“高智量”的綠色轉型故事正在上演。

  在舟山港梅山港區,一輛輛無人智能集卡與有人集卡混線行駛,有條不紊地穿梭在堆場與港口之間,高效串聯起岸邊遠控橋吊作業和堆場遠控自動化龍門吊作業。

  “與傳統燃油集卡相比,每輛無人智能集卡每年可節省油費約16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4.2噸。”寧波梅東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供配電技術員陳子豪介紹,智能集卡還優化了裝船調度、裝卸鎖調度、交通流調度和箱區超車等算法性能,顯著提升了港口的運輸效率與環保水平。

  不久前,梅山低碳碼頭示范工程風光儲一體化項目3號風機開始“吸風吐電”,宣告浙江省首個“綠電碼頭”全面建成投用。該項目將風電、光伏與儲能設備有機結合,通過“高智商”的能源管理系統,實時驅動“源—網—荷—儲”協同運行,實現了清潔能源在港口碼頭的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

  目前,梅山港區大型裝卸設備的清潔能源比例達88%,正大力推進流動機械電動化,預計年內集卡電動化率將超80%。

  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是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過去,由於回收成本高、利用率低等原因,海洋塑料廢棄物的治理難以大面積推廣。近年來,起源於台州的“藍色循環”治理模式,正為減輕海洋“塑縛”帶來新希望。

  在台州市椒江區藍色循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一面牆上挂滿了雨傘、圍巾、汽車配件等塑料制品。這些由海洋垃圾回收加工而成的產品都有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就能看到制成這款產品的海洋塑料“出生”在哪裡,又是如何存儲、再生的。

  據悉,截至目前,“藍色循環”模式已在浙江沿海縣(市、區)實現全覆蓋,累計收集海洋塑料廢棄物約5.88萬噸,減少碳排放約7.6萬噸。(本報記者 張曉華 劉習 光明網記者 楊亞楠)

浙江:風勁帆滿向海圖強(图1)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以舊換新帶動銷售額2.9萬億元,約4億人次享受到補貼優惠。暑期是家電、電子數碼產品等銷售旺季,隨著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下達,“國補”將進一步發揮促消費作用。…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外貿運行保持向上向好勢頭。外貿主體求新求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貿易伙伴信心不減……多組數據表明,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國外貿展現出強大韌性。…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必赢官网首页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